小时候,我们都学过一项非常重要的生存技能:哭。我们只要一哭,妈妈就过来了“宝贝,怎么了?不哭不哭”。吃的、玩的,什么都有了。长此以往,我们以为只要“哭”就能获得资源,于是我们把这当成知识。
后来上学了。有一天在课堂上,老师叫你起来回答一个问题,你想了老半天没回答出来。情急之下,你突然嚎啕大哭,把全班人都吓了一跳。结果老师不但没有安慰你,还因为影响到了大家上课,让你到教室外哭。在教室外,你擦掉泪水,问自己,为什么“哭”在学校里不管用?
“哭,可以获得资源”,但它不是一个规律,它只是“经验”。套用这个“经验”,有一个重要的前提:对方必须是你妈。对方就算是是你爸,估计都没用。
我们不能用经验指导行动。那应该怎么做呢?应该“从行动归纳出经验,把经验升华为规律,用规律再指导行动。”这就是著名的“库博学习圈”。
库博认为,一个完整的学习,是“行动-》经验-》规律-》行动”的四步大循环,缺一步就是假学习。
第一种“假学习”,是缺了“规律”,形成“行动-》经验-》行动”的经验主义小循环。
《驴子渡河》的故事: 主人要求驴把盐驮到河对岸,驴不小心滑到了水里,爬到岸上时,盐变轻了。第二天,驴想上次我掉进水里身子变轻了,这次也会吧。于是,驴就跳下河去,果然盐变轻了许多,主人发现了驴的阴谋,想治治它。这一次主人要求驴驮海绵到河对岸。驴以为跳下河会使驮的东西变轻,于是就跳下河去,结果差点淹死了。盐放进水里,被溶解了,所以变轻了。海绵放到水里,吸进水结果变重了,就沉下水里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不能自以为是。只凭经验办事,会犯经验主义错误的。
第二种“假学习”,是不但缺了“规律”,甚至还缺了“经验”,形成“行动-》行动”的“行动派”。
写作时,一开始满腔热血,提笔就写,写着写着发现写歪了,偏离了主题。做一件事,不调研,不学习,直接开干,很明显是不正确的。
如何保持正确的学习姿势?
一、从行动归纳出经验
经验有两种 1、自己的直接经验 自己经历的事,感受最深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,够深刻吧? 2、别人的间接经验 人的生命有限,你不可能把每件事都“直接经验”一次,所以1)和有经验的人沟通、学习、建立圈子、成立学习小组,让一个人活出经历了三生三世的感觉;2)从书中学习经验,人物自传、历史都包含有无数可以学习的经验,从书中学到的经验,那何止是三生三世。
二、从经验升华出规律
库博说:知识的获取,源于对经验的升华和理论化。可是,从经验升华和理论化到规律,有一道巨大的鸿沟。跨越这道鸿沟的方法,是“反思和验证”。 除了利用反思和验证的方式,自己把经验升华和理论化为规律外,还要懂得学习前人已经升华好、理论化好的,“被验证的规律”。比如,非常有用的规律:复利。
三、用规律再指导行动。
规律没有作用于行动,就是没有价值。就好像我们常说的“学了那么多知识,确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。
参考: 《5分钟商学院》--刘润
本文为林明潭原创文章,转载无需和我联系,但请注明来自林明潭的博客blog.umaske.com
最新评论